开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行政职权目录
(共141项 )
一、行政许可(7项)
1.台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许可
2.劳务派遣许可
3.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立审批
4.设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审批
5.文艺、体育和特殊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审批
6.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审批
7.企业非标准工作工时审批
二、行政处罚(81项)
1.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规定实施劳务派遣的处罚
2.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处罚
3.用人单位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处罚
4.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建立职工名册的处罚
5.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处罚
6.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处罚
7.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和未成年人劳动保护规定的处罚
8.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的处罚
9.用人单位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夜班劳动、延长其工作时间或者未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休息时间的处罚
10.用人单位未保障女职工合法产假权益的处罚
11.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以及延长其工作时间或者安排其夜班劳动的处罚
12.用人单位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处罚
13.用人单位未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行为的处罚
14.用人单位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处罚
15.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处罚
16.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童工的处罚
17.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规定,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的处罚
18.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规定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处罚
19.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处罚
20.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处罚
21.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经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逾期仍不缴纳的处罚
22.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经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罚
23.未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授权从事人事代理业务的处罚
24.用人单位以民族、性别、宗教信仰为由拒绝聘用或者提高聘用标准的,招聘不得招聘人员的,以及向应聘者收取费用或采取欺诈等手段谋取非法利益的处罚
25.未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擅自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或从事人才中介服务活动,不按照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费用的处罚
26.不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处罚
27.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超出许可业务范围接受代理业务的处罚
28.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擅自扩大许可业务范围、不按规定办理许可证年检、变更等手续的处罚
29.拒不改正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或者拒不履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的处罚
30.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处罚
31.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处罚
32.用人单位聘雇台、港、澳人员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台、港、澳人员任职期满未办理就业证注销手续的处罚
33.用人单位伪造、涂改、冒用、转让就业证的处罚
34.用人单位聘雇或者接受被派遣台、港、澳人员,未为其办理就业证或未办理备案手续的处罚
35.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辞退、降低怀孕、生育、哺乳期女职工工资或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处罚
36.用人单位未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职工本人的处罚
37.人力资源中介服务组织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处罚
38.人力资源中介服务组织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劳动者提供人力资源中介服务的处罚
39.用人单位未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的处罚
40.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规定,在职业中介服务不成功后未向劳动者退还所收取的中介服务费的处罚
41.职业中介机构介绍劳动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职业的处罚
42.职业中介机构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职业中介活动的处罚
43.职业中介机构发布的就业信息中包含歧视性内容的处罚
44.职业中介机构超出核准的业务范围经营的处罚
45.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外招用人员时,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的处罚
46.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的处罚
47.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的处罚
48.用人单位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处罚
49.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规定,未明示职业中介许可证、监督电话的处罚
50.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规定,未建立服务台账,或虽建立服务台账但未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和收费情况的处罚
51.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提供虚假鉴定意见的处罚
52.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收受当事人财物的处罚
53.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提供虚假诊断证明的处罚
54.用人单位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的处罚
55.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处罚
56.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的处罚
57.事业、企业单位不接受人事行政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的处罚
58.事业、企业单位不依据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继续教育计划和管理措施的处罚
59.事业、企业单位不按规定考核、登记和检查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处罚
60.事业、企业单位不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按规定提供必要的学习经费和其他条件的处罚
61.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扣押劳动者个人证件的处罚
62.用人单位伪造、变造失业保险登记证或者缴费证明的处罚
63.用人单位阻挠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检查职权,拒绝检查的处罚
64.以举办职业教育为名,骗取财物,违法牟利的处罚
65.用人单位未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失业登记手续的处罚
66.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用人单位不组织抢救、隐瞒事实真相或者拒不履行举证责任的处罚
67.缴费单位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处罚
68.缴费单位迟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罚
69.缴费单位未按规定从缴费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处罚
70.缴费单位伪造、变造社会保险登记证的处罚
71.缴费单位未按规定向职工公布本单位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的处罚
72.无营业执照、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单位以及未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使用童工或者介绍童工就业的处罚
73.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保存录用登记材料或者伪造录用登记材料的处罚
74.未经批准擅自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者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的处罚
75.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筹备设立期间招收学生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