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就业创业扶贫硬仗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相互协作,完善措施,持续推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目标完成情况:截至10月底,全市16—60周岁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共94818人,其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88232人、就业率达100%;有培训意愿且符合受训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共85282人,累计接受各类培训85259人,培训率为99.97%。全市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基本实现“应培训尽培训、应就业尽就业”。全市未脱贫贫困劳动力13594人,实现培训和转移就业全覆盖。
二、工作推进情况:一是强化责任分工,加大推进力度。制定下发了《开封市就业创业扶贫硬仗指挥部2019年专项工作推进方案》,进一步明确打赢就业创业扶贫硬仗的目标任务,确保今年年底前,全市有培训意愿且符合受训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每人至少接受1次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应培训尽培训”;全市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转移就业,实现“应就业尽就业”。同时,把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和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并围绕目标任务做出统筹安排。各县区和各成员单位按照2019年的工作任务、推进措施和责任分工、任务清单,采取有力举措,积极推动就业创业扶贫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二是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攻坚合力。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就业创业扶贫硬仗指挥部工作推进会,及时传达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最新会议精神和市扶贫办有关要求,通报就业创业扶贫进展情况,并就下一阶段工作任务进行安排、提出明确要求。注重发挥就业创业扶贫硬仗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制定指挥部专项工作推进方案和责任分工台帐。人社部门在提供职业培训、转移就业、帮扶就业方面发挥牵头作用;教体、住建、农业农村、扶贫、商务、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在技能培训、创造就业岗位、落实有关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工商联积极推进“百企帮百村”计划落实,带动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税务部门推行税务减免政策,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脱贫;妇联、残联组织着力解决特殊群体的就业创业问题,通过实施“巧媳妇”示范工程、残疾人就业创业计划等,促进特殊群体中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落实扶持政策,提高服务质量。全面落实就业扶贫政策。今年4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提出了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20条措施,并在全市脱贫攻坚就业创业扶贫政策发布会上予以发布。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导,重点核查了各县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生活费补贴等就业创业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了政策有效落实。积极开展岗位对接。完善劳务协作机制,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务合作关系,并签订劳务合作协议。鼓励县区与郑州、洛阳等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对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截至目前,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就业扶贫行动日”活动和下乡进村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多渠道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信息,今年共帮助4016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扎实开展公益性岗位开发专项行动。根据市里部署安排,研究出台了《全市开发农村网格化管护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专项行动计划》,2019年全市计划开发20200个公益性岗位,专门用于安置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因本人家庭条件确实难以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19205人(其中人社部门开发的农村网格化管护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7519人,农业农村系统开发的乡村环卫保洁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6964人,各县区政府开发的政府帮扶就业岗位4722人)。四是坚持协力推进,广泛开展培训。市人社、扶贫、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共同协作,统筹各类培训资源,积极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职业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共组织开办针对贫困劳动力的培训班305个班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447人,基本实现有培训愿望、符合受训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应培训尽培训”。市扶贫办共开展短期技能培训1024人次,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1268人,发放职业教育助学补贴3800人,完成率分别为97.52%,211.33%、67.85%。市农业农村部门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力度,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对象培训计划,开展种养技术和专业服务“一招鲜”培训,通过万名专家包万村活动,完成培训人次200多人次;市教体局实施技能就业工程,让贫困家庭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新生劳动力“一个不少”地免费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市商务部门开展电商精准扶贫培训9258人次,其中有意愿有能力从事电商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739人,轮训乡镇、村干部及第一书记6100余人次,培育288名电商扶贫带头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创业就业644人,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带动全市贫困家庭增收1200多万元;市住建部门开展建筑工匠培训276人,建筑业“八大员”劳动技能培训547人,建筑业技术工人培训289人;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办文化旅游行业扶贫专题培训班,培训150余人;市工商联全力实施“百企帮百村”产业扶贫和就业安置工作,累计实施产业帮扶项目50多个,投入产业帮扶资金近1亿元,受益贫困人口4000多人;市妇联举办开封市“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提档升级培训班,100名巧媳妇基地负责人参加培训,组织动员包括贫困妇女在内的农村妇女参加人社、扶贫、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的家政、网络电商、服装手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组织培训8254人次;市残联开展各类残疾人培训1653人、实现就业1555人。五是加强创业扶持,实施创业带动。继续以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和后续跟踪服务为重点,强化返乡创业与脱贫攻坚有效对接,积极引导农民工等各类人员返乡创业。对有自主创业意愿和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市人社部门积极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指导等免费服务,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市工商联持续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鼓励民营企业与贫困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截至10月底,全市返乡下乡创业人员今年新增1.21万人(其中吸纳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785人),总数达10.95万人,累计创办各类经济实体8.37万个,吸纳带动就业达50.65万人。全市发放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创业担保贷款56笔、690万元。六是加大资金支持,助力脱贫攻坚。全市各级人社部门根据省厅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发挥就业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用足、用好、用活就业补助资金,确保各项就业创业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为全市贫困劳动力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有效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支出就业补助资金2283.03万元,其中培训扶贫补贴支出544.51万元(其中技能培训补贴支出413.4万元,每人每天的30元生活费补贴支出131.11万元),就业扶贫补贴支出1567.22万元(其中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1559.52万元,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支出6.14万元),创业扶贫补贴支出165.05万元(其中创业培训补贴支出78.45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80.5万元)。七是积极整改落实,完成迎检工作。围绕做好迎接省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落实专项督查巡查考核工作,及时对上级反馈的有关问题进行整改,梳理撰写了整改方案和整改报告;对相关扶贫文件进行了归档整理,汇编成册,对扶贫工作方案计划、会议记录、驻村扶贫资料、扶贫政策落实台账进行了梳理汇总,还组织召开了各县区扶贫联络员专题会,对全省专项督查巡查操作手册有关内容进行了解读和培训;加强对县区就业创业扶贫工作的检查督导,根据市扶贫办统一安排,参加了对示范区、龙亭区、祥符区的扶贫模拟考核,及时指出了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指导县区进行了整改。通过一系列得力举措,圆满完成了省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落实专项督查巡查迎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