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开封市“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就业创业扶贫专场实录

        2020-12-30 0
      1. 主题词
      2.  
      3. 有效性
      4. 有效 
      5. 发文文号
      6.  
      7. 成文时间
      8. 2020-12-30 
      9. 发文机构
      10.  
      11. 发文时间
      12. 2020-12-30
      13. 开封市“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就业创业扶贫专场实录 

        主持人 郭浩瀚: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开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image.png

        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就业扶贫作出重要论述,强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解决好贫困群众就业问题非常重要。近年来,开封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提升政治站位,坚持大事大抓,多措并举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开封市决战脱贫攻坚系列的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重点介绍我市就业创业扶贫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尕果先生;

        杞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红涛先生;

        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史军女士。

        同时,我们还专门邀请到了:

        通许县长智镇老王庄村驻村第一书记李辉峰先生;

        开封市金伯利仿真花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利霞女士;

        尉氏县十八里镇申庄村群众代表鲍彦翔先生出席发布会,请他们向大家讲述自已的扶贫脱贫故事。

        我是市扶贫办副主任郭浩瀚。首先,请李尕果先生发布我市就业创业扶贫工作总体情况。

         

        image.png

        李尕果: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衷心感谢各位对开封市就业创业扶贫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做好就业创业扶贫工作,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就业扶贫作出重要论述,强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劳务协作输出就业、就地就近吸纳就业、鼓励居家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中介组织介绍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六种就业途径,注重发挥市就业创业扶贫硬仗指挥部成员单位的作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扶贫各项工作,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应就业尽就业”“应培训尽培训”。

         

          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级人社部门迅速反应、及时应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全力做好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工作。截至11月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92127人,较去年增加11975人,实现了“一个超过、两个不少于”年度目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6月30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全省脱贫攻坚第八次推进会议上对开封市就业扶贫工作给予了肯定;8月11日,在全省人社工作调度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我市就业扶贫工作经验做法作了典型交流。我们主要做到了“七抓”: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统筹”。市级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人社局、扶贫办、财政局、住建局、妇联等单位参加的市就业创业扶贫硬仗指挥部,连年研究印发全市就业创业扶贫硬仗指挥部年度工作方案,定期召开就业创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加强工作统筹和横向联动,全力推进就业创业扶贫工作。我们还及时成立就业扶贫领导小组和稳岗就业工作专班,研究制定打赢人社扶贫硬仗专项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就业扶贫的组织领导。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的20条措施、稳定和扩大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的15条措施,不断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今年疫情期间,我们研究制定了加强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保障、加强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等一系列文件,全力保障全市稳就业尤其是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这些都为全面打好就业扶贫硬仗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各成员单位、各县区坚持把就业创业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到大事大抓、常议常抓,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了就业创业扶贫工作有力推进、成效明显。

         

        二是强化跟进服务“抓就业”。按照贫困劳动力“六个一批”转移就业途径,全力落实“七个优先”政策,积极开展线下线上招聘等专项活动,与宁波、嘉兴、湖州、舟山等市(县)对口部门签订劳务协作协议39份,强化劳务协作和就业岗位供需对接服务,制定“一户一策”复岗就业方案,鼓励企业增设就业岗位,加大“一对一”帮扶力度,组织实施全市就业扶贫百日攻坚行动,拓宽农村贫困人口就业渠道,促进了就业增收。截至11月底,全市16-60周岁的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86683人,实现了“应就业尽就业”。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采取有力举措,组织全市1.99万名春节返乡的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是开展技能培训“抓提升”。紧紧围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工作目标,积极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技校脱贫行动,鼓励引导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模式,将培训班下沉到乡村,根据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就地就近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等实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让贫困劳动力实现务农、培训两不误,帮助贫困劳动力通过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了贫困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创业。截至11月底,全市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84603人。

         

        四是开发公益岗位“抓援助”。坚持把公益性岗位开发作为帮助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的最后一道防线。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研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促进贫困劳动者就业脱贫的通知》、《关于加强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的通知》,积极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区加大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和政府帮扶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实施规范化管理,确保充分发挥“兜底线、救急难”作用;同时,我们还联合市财政局、扶贫办印发文件,提高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促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截至11月底,全市共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25973人,其中今年新开发公益性岗位4888个。

         

        五是推进返乡创业“抓带动”。坚持以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和后续跟踪服务为重点,强化返乡创业与脱贫攻坚有效对接,积极引导各类外出务工人员充分利用家乡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办扶贫车间,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及农村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通过返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脱贫增收。截至目前,全市成功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3个、示范园区3个、示范项目9个、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8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全市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达14.3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994人),吸纳带动就业5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61万人)。发放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创业担保贷款287笔、3187万元。

         

        六是用好就业资金“抓增效”。为进一步扩大就业,为全市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充分发挥就业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全市各级人社部门根据省厅相关文件要求,切实用足、用好、用活就业补助资金,确保各项就业创业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有效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以来,全市共支出扶贫就业补助资金8871万元,其中发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7260.8万元。

         

        七是加大政策推介“抓宣传”。我们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以及召开全市脱贫攻坚就业创业扶贫政策发布会等时机,不断加大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了政策知晓率。以召开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推进会和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技能、稳就业、助创业、促发展”惠企服务工作会议为契机,大力表彰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等先进典型,推介就业创业成功经验,增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辐射力,充分带动了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了就业创业扶贫的浓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下一步,市人社局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责任、提升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我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健全完善就业扶贫的长效机制,持续抓好各项就业创业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我市就业创业扶贫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开封绚丽篇章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 郭浩瀚:

        谢谢李局长的详实发布!接下来是现场提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提问现在开始。

         

        image.png

         

        河南日报记者:

        我是河南日报记者。史主席,您好!妇联是广大妇女的娘家,请问,市妇联在帮助贫困妇女就业创业中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image.png

         

        史军:

        谢谢您的提问!也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妇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妇女既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力军,又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开封市妇联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组织贫困妇女参加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妇女创业就业脱贫。

         

        一是扶贫扶智结合,激发内生动力。在扶贫工作中既要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又要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市妇联通过举办中原女性大讲堂——宋都讲堂、宣传巧媳妇创业事迹、评选巾帼创业之星等,教育引导贫困妇女树理念、强信心,激发其内生动力。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整合力量高效培训,赋予脱贫之技,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200余期,5000余名贫困妇女受益,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 

         

        二是实施“巧媳妇”工程,帮助创业就业。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市妇联结合我市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以服装加工、手工制作、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五大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引导、帮助农村妇女特别是贫困妇女灵活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培育“巧媳妇”基地(站点)352个,带动近4万余人就业,其中农村妇女3万余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6000余人。“巧媳妇”工程已成为妇联组织帮助妇女创业就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三是搭建服务平台,打通最后环节。市妇联紧紧围绕扶贫工作大局,顺应经济新常态、为妇女创业就业搭建平台。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就业洽谈会、专场及网络招聘活动50余场次,帮助3万余名女性就业;组织线上线下展销、直播带货等活动,千余种带贫基地产品登上云端“变现”;推动各项特惠金融政策落地,540名贫困妇女获得贷款约1890万元。

         

        四是选树先进典型,树立榜样标杆。在推进贫困妇女创业就业过程中,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传帮带”作用。三年来,认定了20个标兵基地、86个示范基地,选树表彰了500名乡村出彩巧媳妇,近百名“巧媳妇”的创业带贫事迹在全国、省、市媒体得到大力宣传,一大批有梦想、有担当的巧媳妇脱颖而出,通过示范带动,更多贫困妇女实现灵活就业、脱贫致富。

         

        五是关爱身心健康,消除脱贫之忧。身体健康是创业就业脱贫的基础。为提升广大妇女的健康意识,市妇联强力推进“两癌”免费筛查民生实事,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全市近16万名妇女参与筛查,救助贫困患癌妇女1044人,争取上级救助资金1044万元。开展心理健康、妇幼保健等知识讲座和文体活动500余场,让贫困妇女快乐生活。

         

        下一步,市妇联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聚焦脱贫不稳定妇女、边缘易致贫妇女,确保不让一个贫困妇女在小康路上掉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谢谢。

         

        image.png

        河南法制报记者:

        我是河南法制报的记者。王县长,您好!杞县是开封的人口大县,脱贫攻坚任务较重,请问脱贫攻坚以来杞县是如何立足本地实际,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的?谢谢。

         

        image.png

        王红涛:

        谢谢您的提问。杞县总人口130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我们把稳就业促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目前,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约2.1万人,已全部实现转移就业,其中,县内就业约1.2万人,县外就业约9000人。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强引导促就业。近年来,我们重点通过劳务输出、就近就地、灵活就业、中介介绍、自主创业、公岗安置等六种途径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应就业尽就业”。引导务工方面,为克服疫情影响,我们积极联系对接了137家省内外企业,专门面对我县开展线上招聘,共提供了5万多个岗位。同时,我们还积极与郑州富士康、三全、思念等市外企业开展“点对点”合作,与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外人社部门对接,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技能培训方面,对于有就业、创业意愿的,我们通过分批、分类进行技能培训,确保每人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就业、创业技能,今年以来,累计培训达1.7万人次。公益性岗位安置方面,对于那些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的,我们根据其本人意愿设置公益性岗位,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目前,全县共安置公益性岗位7300余人。此外,对受疫情影响导致临时性失业的贫困劳动力,我县通过开发应急管理服务岗位,就近就地进行临时安置,有效抵冲了疫情对他们收入的影响。

         

        二是双管齐下稳就业。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为此,一方面,我们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对我县134家规上企业,通过提供“四帮服务”(帮工人返岗、帮技术培训、帮应急稳岗、帮复产资金),帮助企业解决疫情带来的困难,这些企业共吸纳2万余人实现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3100多人。另一方面,我们加强政策支持。按照“六稳”“六保”工作部署,我县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出台了16条稳就业促增收的保障措施。针对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初次创业贫困劳动力、贫困劳动力创业担保贷款等多个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有效缓解了疫情对就业的冲击,确保全县就业大局稳定。

         

        三是强化帮扶保就业。我们围绕“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性为半劳动力、弱劳动力进行政策帮扶;对“边缘户”“脱贫监测户”,做到及时排查、及时发现、及时录入,通过创业贷款、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企业吸纳等措施,确保“两类户”就业稳定。目前,我县正在加快整合教育资源,着力打造一所职业技师学院,明年计划招收学生3000人。专业设置上,除了厨师、护理等传统专业外,还结合本地产业用工需求,增加了铝型材、服装、粮食机械等专业,直接对口我县的重点企业和产业,让更多的孩子有学可上、有一技傍身,通过教育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动就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搭建平台、加大培训、完善机制,让贫困劳动力应就业尽就业,通过就业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巩固好脱贫成果。

         

        谢谢!

         

        image.png

        映象网记者

        我是映象网的记者。李书记,您好!您作为通许县长智镇老王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请您结合工作实际,给我们介绍一下村里是如何推进和落实就业创业扶贫工作的,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谢谢。

         

        image.png

        李辉峰: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我们老王庄村共有194户953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1户、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有85人、全部实现就业。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五种方式引导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一是扶贫先扶志。作为第一书记,我充分利用开夜谈会、扶志教育、入户宣讲、走访慰问、评五好家庭和致富能手等时机,经常与广大村民尤其是贫困户促膝谈心拉家常、嘘寒问暖送关怀,鼓励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事业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理念,立足实际务工创业,有效调动了他们勤劳致富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二是拓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平时工作中,我坚持挖掘潜力、多措并举,大力支持村里贫困劳动力就业,通过劳务协作对外输出就业6人,产业发展就近吸纳就业35人,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带动和中介组织介绍就业31人,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12人,确保了全村有就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

         

        三是开展就业服务活动。通过积极主动“送政策”、全面精准“送信息”、开足马力“送服务”、千方百计“送岗位”等方式,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也巩固提升了就业扶贫成果。我们累计推送岗位3000余个,发放政策信息等宣传单(页)1500多份。我所帮扶的贫困劳动力杨玉霞,今年42岁,以前经常在村附近打零工,有恋家情结、不愿外出务工,月平均收入还不到2000元,通过多次上门送服务、送岗位、动员其外出务工,今年6月份她前往郑州务工,月收入达5000多元,近几个月与她通电话时,我能真切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高兴。她也成为了我们村外出务工的一个缩影。

         

        四是强化技能提升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村先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家政服务、中式面点、中式烹饪、农业技术等实用技能培训班4个,有效提升了贫困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使我村贫困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为其脱贫增收、发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是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作用。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是帮助那些无法离乡、无法就业、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我村按照规定程序,共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12人,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与村里建设发展“双促进”。

         

        就业一人,脱贫一家。随着就业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相关政策和项目的实施,解决了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2018年,我村按照“1+7+2”的退出标准,实现了整村脱贫,41户176名贫困群众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并完成系统标注工作。经过几年的接续努力,今年我村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7981元。如果大家有机会到老王庄村去,您将处处看到村民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我就介绍到这里,再次感谢您的提问!

         

        image.png

        开封日报记者:

        我是开封日报的记者。闫经理,您好!请问,金伯利仿真花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返乡创业企业,是如何扎根乡土、带动贫困户实现就业创业的?谢谢!

         

        image.png

         

        闫利霞:

        感谢记者的提问,我叫闫利霞,是开封金伯利仿真花有限公司的负责人。1993年外出打工,在一家仿真花厂干活。2007年我返回家乡开办仿真花厂——“闫小红花饰厂”。从5个人的小作坊开始做起,于2016年注册为“开封市金伯利仿真花有限公司”。

         

        创业期间,我们企业得到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扶贫办帮助我们引资50万元,残联发放残疾人帮扶金20万元。2019年参加市人社局举办的“豫创天下”创业大赛开封分区赛获得二等奖、奖金3万元。2020年3月份,我们被评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获得奖补资金10万元。县乡党委政府积极帮助协调宋都商业银行给予扶贫贴息贷款200万元。

         

        乘着党和政策一系列好政策的东风,我们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公司拥有厂区4个,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生产设备100多台。所研发的主要产品有5大系列、150多种,不但内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漂洋过海进入了欧美市场。2019年销售额已达1000多万元,预计到2021年将突破1500万元。

         

        饮水思源,在我们企业成长的同时,也积极为周边贫困人员、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为有志创业者提供合作创业的机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3种措施来帮助带动贫困户及残疾人就业创业:

         

        一是组织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技能培训。通过与人社局、妇联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多次组织家乡留守妇女、残疾人、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让大家有了一技之长,让就业困难群体也能拥有一个“铁饭碗”。目前我们与人社部门、妇联共同开展技能培训300多人次。

         

        二是我们采用了“公司+农户”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保证农户既可以到厂干活,也可以把仿真花的枝、叶、果等零部件带到家里去生产,这样离厂近的工人可以到厂里来干活,离厂远的妇女可以拿走零部件、足不出户就可以工作。工资以计件+贫困福利补贴来计算,大大增加了员工生产的灵活性、积极性,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

         

        三是公司采取加盟创业、开办分厂模式。我们企业的仿真花采用特殊的仿真过胶工艺,在传统的手工花上增加了质感,让假花看起来像真花,摸起来是真花。随着名气的提高,订单量不断增加,我们八里湾磨角楼厂区已远远完不成订单量,我找寻有志创业人员,带动他们创业,合伙开办分厂4个,并在兰考县、通许县、罗王乡、兴隆乡等周边县乡设立外发加工点30多个。企业带动就业1800余人,其中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就有60户82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42户,贫困户每户每月增收约为1500元。仿真花厂让就业困难人员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梦,走上了致富之路。我代表工人们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幸福之花处处开放。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image.png

        开封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是开封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我的问题想提问给鲍彦翔先生。我们了解到您通过开设网店实现了脱贫,请问您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创业的?成功创业给您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谢谢。

         

        image.png

        鲍彦翔:

        谢谢。我叫鲍彦翔,家住尉氏县十八里镇申庄村,今年23岁。我原是一名贫困户,通过政府帮助和自身努力,目前成了一名日销量七八千单的拼多多店主。

         

        2018年,我父亲患了重病,母亲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料家中事务,我只好外出打工挣钱、为父亲看病,因家庭生活困难被识别为贫困户。当年年底,虽然花了不少钱治病,父亲还是不幸去世了,生活重担一下压到了我的身上。2019年在外打工也没挣到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是自责。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后,扶贫干部经常到我家去,给我介绍扶贫政策,帮我找挣钱的门路。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思来想去,我发现十八里镇有很多种菜户,受疫情影响,不能在菜市场销售,我就产生了把这些菜拿到网上来销售的想法。

         

        刚开始因为没有接触过互联网不知道怎么做,处于一个缺技术、缺资金的情况。正好赶上县人社局开办网创培训班,我就报了名。经过7天的培训后,我学会了很多电商知识和一些经验。随后,乡村两级帮扶干部帮我申请了5万元小额无息贷款;县人社局还主动和我联系,对我的创业项目实地评估,为我发放了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和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解决了知识和创业资金问题,我就尝试着在拼多多平台售卖蒜薹,刚开始销量并不大,过了四五天后,店铺销量直线上升,从一天50单变成了一天1000单,销量一天比一天高,最高时一天销了7000多单,当时觉得非常开心。

         

        当我沾沾自喜的时候,意外来临了,我发最后一批货品的时候,由于天气过于炎热,有5000件蒜薹在运输过程中捂坏了2000多件,最后,我给顾客赔付了3万多元才算了结。这场意外让我受到很大打击,但我又不甘心,心想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我汲取之前的教训,开始在网上售卖大蒜。

         

        不久,我们十八里镇政府为我报名参加了尉氏县人社局组织的“网红”带货直播培训班,让我学习到了非常受用的直播带货知识。随后,我就开始直播带货。经过不懈努力,大蒜销量从一天100多单升至2000多单,最高时卖出了8000多单。经过县乡村帮扶干部的真心帮扶,现在我家已经脱贫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平时,我会主动给村民和朋友分享一些电商知识和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小窍门,免费教大家学习如何开网店。现在,我们村已经开了8家拼多多店铺销售本地农产品,大家还积极参与了电商扶贫,带动了许多村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下一步,我会发挥好致富带头作用,争取把电商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奔小康,过上幸福的生活。

         

        谢谢大家,我就分享这些。

         

        image.png

         

        主持人 郭浩瀚:

        感谢鲍先生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和我们一起分享您的脱贫故事,也祝您和乡亲们以后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好。谢谢记者朋友的积极提问和几位发布人的回答。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关心关注的问题需要了解的,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相关单位联系,进行深入采访。

         

        媒体朋友们,就业是民生之本,摆在“六稳”“六保”首位。就业扶贫是帮助贫困劳动力稳定脱贫的关键,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坚持围绕“六种”就业方式,实施“七抓”举措,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多措并举、积极作为,全力支持企业稳岗复工和农民工尤其是贫困劳动力返岗务工,确保了就业创业扶贫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同时也很好地发挥了就业创业扶贫的带动脱贫效应。在此,希望各新闻媒体持续关注和支持我市就业创业扶贫工作!

         

        最后,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