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2014-05-26 0
      1. 主题词
      2.  
      3. 有效性
      4.  
      5. 发文文号
      6.  
      7. 成文时间
      8. 2014-05-26 
      9. 发文机构
      10.  
      11. 发文时间
      12. 2014-05-26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652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201422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7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4425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


          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 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章 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八条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试、考察;


          (五)体检;


          (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条 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竞聘上岗方案;


          (二)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


          (三)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评;


          (五)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六)办理聘任手续。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交流。


        第四章 聘用合同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第十三条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九条 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关系终止。


        第五章 考核和培训


          第二十条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


          第二十一条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