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一)

        2008-05-08 0
      1. 主题词
      2.  
      3. 有效性
      4.  
      5. 发文文号
      6.  
      7. 成文时间
      8. 2008-05-08 
      9. 发文机构
      10.  
      11. 发文时间
      12. 2008-05-08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5年4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005年4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本法。


          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第五条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六条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第七条  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


          第八条  国家对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


          第九条  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第十条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下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公务员管理工作。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同级各机关的公务员管理工作。


         


        第二章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


         


          第十一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三条  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四)参加培训;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申请辞职;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


          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第十七条  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设置确定。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根据本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十八条  各机关依照确定的职能、规格、编制限额、职数以及结构比例,设置本机关公务员的具体职位,并确定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


          第十九条  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