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编制、职称、住房、待遇……统统有福利@各位老师,请收好这份教师节礼物

        2019-09-06 0
      1. 主题词
      2.  
      3. 有效性
      4.  
      5. 发文文号
      6.  
      7. 成文时间
      8. 2019-09-06 
      9. 发文机构
      10.  
      11. 发文时间
      12. 2019-09-06
      13. 编制、职称、住房、待遇……统统有福利

        @各位老师,请收好这份教师节礼物


        教师节即将来临,9月5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教师待遇政策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王作成发布了全省教育大会之后教师待遇政策落实情况。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4月29日,全省教育大会召开,就提高教师待遇作出部署。如今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相关政策落实得怎么样了?此次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对此一一进行了介绍。

             编制

             扩大特岗教师规模,今年共下达特岗教师计划1.58万名

            职称

             在农村连续从教男满25年、女满20年的在编在岗教师,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符合申报条件的,直接评聘中小学一级教师

            住房

            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到2022年,为符合条件的在编在岗教师提供一人一套周转宿舍

            待遇

            省市县三级财政目前已筹措36亿元用于发放“一补两贴”

           编制 加大编制调剂力度

            加大编制调剂力度。省委编办为郑州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缺口较大的省辖市调剂了部分事业编制,为部分新建的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增加了事业机构限额。

        创新高校编制管理。我省选取10所省属高校开展员额制管理试点,建立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省属高校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符合人才编制使用条件的,及时核定下达人才编制。

        继续扩大特岗教师规模。今年中央和我省共下达特岗教师计划1.58万名,比去年增加300名,将给我省广大农村学校注入新活力。

            职称 提高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

            提高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对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的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在原有基础上分别进行了5%至8%不同幅度的提高。

            全面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03所高校申请组建了高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其他暂不具备条件的高校可委托有评审权的高校或联合组织评委会开展职称评审工作。此外,全面下放中小学职称评审权限。

            对农村教师进行鼓励性倾斜。在农村连续从教满一定年限的在编在岗教师,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符合条件的可通过直接评聘、考核认定等方式,确定为中小学一级教师或高级教师。

            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高校可根据需要,在编制或员额总量内自主公开招聘人才。职业院校可采取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办法,打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任教通道。

           住房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