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人社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近期,国内个别地方出现新冠肺炎零星散发病例。同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输入性疫情的风险长期存在。为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置人社系统及行业领域内发生的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全体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经局党组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此预案适用于我市人社系统及行业领域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应对和处置。
二、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科学指挥,快速应对、妥善处置,分级负责、密切协同,以人为本、全力救援。
三、组织机构
局调整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尕果 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高 展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宋 进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振法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赵 伟 驻局纪检组负责人
陈世林 局党组成员、开封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江静亚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焦汝生 四级调研员
魏 蕾 四级调研员
韩志强 四级调研员
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局属二级单位负责人;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全体人社系统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负责本行业各项专业考试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督导检查职业技能培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负责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冠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工伤认定,开辟工伤保险绿色通道;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预警监测
1.配备健康管理员。全市各级人社系统要按要求指定专人为“健康管理员”,对工作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对来访人员开展体温监测和个人信息登记,掌握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传染病早期症状信息。机关工作人员在加强自身要求的同时,要引导来访人员配合办公区健康管理员体温监测和信息登记。发现异常,立即报告辖区疾控中心,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2.重点关注服务大厅。全市各级人社服务大厅要设置“专职健康管理员”和隔离观察室,对所有工作人员开展晨、午、晚健康监测,对办事群众开展体温检测,掌握传染病早期症状信息。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提高早期监测时效性和敏感性。
3.加强考试、大型会议等活动监测管理。全市各级人社系统开展大型活动和集体会议要按规定报备,同意召开的会议期间要安排专人健康监测。发现异常,立即报告所在地的疾控中心,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4.密切关注公共社区传染病疫情信息。全市各级人社系统要多途径了解传染病相关疫情信息,及时开展疫情研判、风险评估,为应对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决策依据。
5.加强传染病早期症状识别能力。全市各级人社系统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及健康管理员开展传染病及重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对发热、咳嗽、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传染病常见早期症状的识别辨别能力。
6.建立健全疫情监测预警工作联动机制。全市各级人社系统要严把关口,严防传染病传播扩散。各场所要结合全市“爱国卫生季”活动,深入开展除“四害”行动,发现病媒生物、宿主动物异常,及时将情况报辖区疾控中心,并采取控制措施。
五、防控措施
(一)机关综合防控
1.在局机关大楼入口处设置体温测量岗,所有进入单位人员必须进行体温测量。体温异常人员不得进入本单位,门卫要做好疫情登记。(责任单位:办公室)
2.机关保洁人员每天两次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责任单位:办公室)
3.将信访室设为临时集中业务办理区,如有需对外办理业务,各科室安排工作人员到信访室对接办理,并做好登记及防控安排;(责任单位:机关各科室)
4.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对餐厅每天两次进行全面消毒,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不允许集中就餐,打饭后到各自办公室就餐。(责任单位:办公室)
5.通过机关大厅电子屏、宣传展板等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措施。(责任单位:人事科)
6.加强对局机关工作人员和进入局机关的办事群众宣传引导工作。(责任科室:机关各科室)
7.局属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针对防控工作需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驻市民之家的单位和科室要按照市民之家执委会有关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责任科室:机关驻市民之家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二)各类考试综合防控
1.制定考试的实施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市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在其指导下开展好考试的疫情防控工作。考前要召开考试工作及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对考试进行全面部署和相关业务培训,并监督检查考点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
2.做好考点考场安排。联合卫健部门在考点设置疫情防控工作站,处理应急疫情突发事件。组织考试前对考点、考场、备考区、通道、门把手、座椅等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洁与消毒。对考场空调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开展清洁消毒。考点要在考点入口处设置健康扫码和体温检测点,检测点要根据本考点考生人数设立充足的个人健康检查和体温检测通道。考生排队入场、离场时要求间隔1米以上。笔试考试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设置隔离考场。
3.考试期间,参与组织考试、监考的工作人员和所有考生往返考点建议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考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考试工作人员提前到达考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健康码检查和体温测量。考试结束后,考点学校对考试区域、卫生间等场所进行全方位消毒。
责任科室(单位):市人社局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科、市人事考试培训中心
(三)职业技能培训综合防控
1.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培训,针对教职员工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讲、知识宣传和防控技能培训,提高教职员工自觉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2.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各培训机构要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配备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口罩、消毒液、洗手液或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
3.抓好校园卫生整治。加强校园内教室、食堂、宿舍等学生重要聚集场所和洗手间、洗漱间的保洁和消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保持校园整体环境干净、整洁。
4.坚持体温检测。防疫工作期间,进入机构的员工、学员及家长等所有人员均须经过体温测量,体温正常方能入内,并佩戴口罩。禁止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等)的人员进入机构。特别是在城市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办学的机构,对出入机构人员应使用消毒剂对其手进行消毒。
责任科室(单位):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
(四)开封技师学院综合防控
1.每日进行师生的体温、健康状况、行踪排查。精准掌握每名师生及工作人员的健康状态和出行情况,有出省或往返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严格外出请假报备程序,其中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返汴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向所在社区报备并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检测要求方可返校。学生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并登记报备,要求师生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确诊并按照程序报告。
2.严格校园出入管理。只开放学院南大门,对学院教职工及相关工作人员入校时查验工作证并测量体温无异常方可入校;对外来办事人员,经向到访部门确认后查验健康码和行程证明无异常方可入校。节假日或周末后学生大批量返校时,南大门启用红外热成像仪,学生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有序检测入校。
3.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前指导学生做返校的行程计划、告知路途注意事项。路途不太远的,鼓励学生和家长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学生和家长要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到校后,严格按照学校规定配合检测、消毒及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安排。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宣传横幅、工作群、等多种方式,宣传新型冠状病毒和冬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提升疫情防控意识。
4.严格校园管理。实行全封闭管理,在每个宿舍楼门口设置红外热成像仪,在学院其他各个场所设置测温点,住校学生不经班主任或学院批准不得出校门,学生返校前充分准备好个人生活用品。走读生办理走读出门卡,凭出门卡按指定时间段出入校门,每天在进入学院时进行体温监测,并向班主任汇报离校后至返校前的活动轨迹,身体有无可疑症状出现,有无接触疑似患者。学院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定期对全校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场所的设施、设备进行整体消杀。
责任科室(单位):开封技师学院
六、应急处置
1.如有干部职工、参加考试人员、参加培训等活动人员、技师学院学生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当立即做好佩戴外科口罩等防护措施,及时转移至临时观察室进行观察,并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由专车送往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应处置。
2.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配合做好限制人员聚集、活动区域封锁等措施。
3.异常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异常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2)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人数、临床症状,或病媒生物、宿主动物异常种类和数量;(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4)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5)初步掌握的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
七、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实行“外防输入”的策略,做好组织动员、健康教育、重点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防疫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信息报送。健全完善防疫快速反应机制,提高重大疫情研判、风险评估效率,发现重大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疾控部门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3.加强宣传引导。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有关政策措施的解读和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将疫情监测预警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及时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舆论环境。
开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