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工作动态

        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介绍

        开封市委、市政府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十分重视这项民心工程,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成立了以原市长刘长春同志为组长,孙丰年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各有关局委领导为成员的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也成立相应机构,层层建立健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分管责任人,水利部门负责同志是具体责任人。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对每一处饮水工程,层层建立领导干部负责制,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工程,分包领导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安全负总责。

        市政府建立由水利、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环保、建设等部门参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联席办公会议制度,讨论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分工合作,共同组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各级发展改革委与水利部门共同做好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编制和报批、项目审批、计划下达以及建设与管理的监管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筹措省级配套资金,抓好市、县(市、区)配套资金落实,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卫生部门负责提出急需解决的地氟病、地砷病等病区需改水的范围和项目建成后的水质检测、监测,为水利等有关部门安排改水工程计划提供必要的依据;环保部门负责治理河道污染、控制面源污染,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的保护,防止造成新的污染;建设部门负责提出结合农村小城镇建设、村镇规划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003 年,根据省水利厅的通知精神,我们做出了《开封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依此编制了《河南省开封市第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在通许县的四所楼乡和邸阁乡以及尉氏县的庄头乡三个乡镇进行了饮水安全试点建设,工程形式以打深水井为主,通过配备压力罐、管网辐射入户的形式,使农民也能够像城里人一样喝上自来水,井管为螺旋钢管,大大提高了工程使用寿命。

        通过试点建设,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于 2004 年底编制了《河南省开封市 2004 年度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解决了尉氏县、兰考县和开封县三个县 9 个乡镇 16 个村 3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005 年元月 4 日,根据省水利厅进行全省范围内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研究的安排部署,我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对开封市辖五县五区共 92 个乡镇 381.4 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进行现状调查。元月 6 日召开动员会, 7 日— 10 日组织调查人员熟悉调查内容和方案。领导小组分别与调查队员及各乡镇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元月 11 日开始逐村开展调查工作。 2005 年 2 月 15 日完成外业调查工作。 2 月 26 日开始对调查资料编制各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汇总表格。 3 月 15 日全面完成调查、评估工作。 3 月下旬,调查、评估结果报开封市水利建筑勘察设计院汇总,并完成了《开封市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

        通过这几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我市通过国家及省投资计划解决了 177 个行政村 31.95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集中供水工程 101 处,打井 101 眼,配备压力罐、变频电柜及水电泵 101 台(套),建设管理房 2565 平方米,工程总投资 8716.25 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 3585 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资投劳合计 5131.25 万元。

        为保证配套资金的落实到位,我市原市长刘长春同志作出特别批示,要按照省政府要求,想法设法将每批工程的市级配套资金及时落实,并拨付有关项目县区。按照国家投资政策和省政府有关规定,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兴建。省政府明确规定:地方配套资金要求市财政配套 40 元,县(区)财政配套 20 元,受益群众人均不得超过 80 元。省、市财政配套资金将按省下达的建设任务和投资计划,及时足额落实到位。要求各县(区)市也要按照省下达的任务,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如果有哪个市、县(区)的配套资金不到位,省政府将进行通报批评,并削减建设任务。各县(区)要将饮水安全建设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保证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需要。同时,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严格按规定使用资金,实行县级报帐制,确保资金安全。省政府决定,每年对饮水安全建设资金进行审计,出现问题要严肃处理,直至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项目确定后,我们即安排进行了项目的前期工作。首先,各县(区)组织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列入治理规划乡村,深入到每个村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根据每个村的实际,考虑群众的要求以及承受能力,因地制宜的确定饮水工程形式,并收集基础资料。为了保证实施方案的质量,由具有乙级资质的开封市水利建筑勘察设计院编制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在方案编制过程中,我们一是加强了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论证,对水井的深度、水量、水质进行科学选择;二是根据每个县的实际和所确定村庄的地理位置,适当连片集中,在第二批工程建设中,结合第一批工程实际,充分利用一期工程进行管网延伸。三是本着因地制宜、经济实用、保证质量的原则,选择工程的设备与材料,做出了科学、切实可行的工程实施方案。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我们按“三项制度”的要求抓好饮水安全项目的建设。一是项目法人制,各县区线上365bet体育_office365企业邮箱设置_365网站手机打不开要成立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局,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二是实行招投标制,打井工程及主要的材料设备都有县建管局、县监察局、财政局、发改委多个单位参加的公开招投标会议,进行公开招标;三是合同制,对通过招标确定的施工队伍及设备、材料要按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签订有关合同。同时,加强了对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强化了技术指导工作。有关县区水利部门抽调工程技术骨干,深入工地,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特别是在成孔、下管、填砾、抽水试验以及取样化验等关键环节,必须有县水利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才能进行。通过这些措施确保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

         

        扫一扫,手机打开浏览。